汉语成语大多处于文学典籍或文化典故,有的甚至经过了数千年的文化沉淀沿用至今,在日常写作与交流用语中使用广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个成语。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僵是什么意思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般指的是“百足之虫,至死不僵”,“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是一个汉语成语,一般同学们见到的四字成语会比较多,而其实成语是汉语词汇当中定型的词语,大多为四个字,还有三个字、五个字甚至七个字以上的。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指的是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后来用这个成语来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成语出处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这个汉语成语出自于三国时期曹冏的《六代论》,其中提到这个成语的语句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以扶之者众也。”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成语用法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中的“百足”指的是马陆这种虫子,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能蠕动,“僵”字并不是“僵硬”的意思,而是“肢体僵硬不能活动”。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这个汉语成语含有贬义的感情色彩,“百足之虫,至死不僵”在明代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也有出现,该语句是:“又道是百足之虫,至死不僵,跌扑不多时,转眼就高官大禄,仍旧贵显。”
上文中给同学们解释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意思与出处,并且给大家归纳了该成语的相关知识点,成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经过千年的沉淀,在当今仍然被广泛使用,希望同学们都能去好好了解,以此开拓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