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枉过正的成语故事讲了什么

  汉语成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大多数由四字组成,也有部分成语的字数大于四个,成语在汉语表达中具有生动简洁和形象鲜明的作用,成语中蕴含着历史故事、人物典故等文化内核。今天同学们要跟随小编一起学习的成语是矫枉过正。



  

  矫枉过正的成语解释

  
  矫枉过正这个汉语成语的意思是指把弯的东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边。矫枉过正这个汉语成语可以用于表示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矫枉过正出自哪里

  
  矫枉过正这个汉语成语出自于《后汉书》,其中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后汉书·仲长统传》,提到这个成语的语句是:“逮至清世,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
  

  矫枉过正的成语故事讲了什么

  
  矫枉过正这个成语的典故讲述的是:汉景帝担心诸侯势力过大会自己称王,出现中央管不住地方的局面,就采用晁错的建议,借故削了几个诸侯王的封地。吴王刘濞竟借清君侧的名义企图谋反,迫使汉景帝杀死晁错,从而出现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
  
  上文中给同学们解释了矫枉过正的意思与出处,并且给大家归纳了该成语的相关知识点,成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经过千年的沉淀,在当今仍然被广泛使用,希望同学们都能去好好了解,以此开拓眼界。

延伸阅读

相关推荐

料事如神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负隅顽抗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