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类一直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直到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一不容置喙的事实证明原子内部结构是可再分的。下面我们来学习著名的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
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的背景
对微观粒子的研究在现代物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最初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道尔顿于1803年提出了第一个原子模型,将原子看做是一个坚硬的实心小球,无法再分。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一些科学家逐渐意识到,原子可能并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过程
α粒子散射实验是1909年 汉斯·盖革和恩斯特·马斯登在欧内斯特·卢瑟福指导下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做的一个著名物理实验。由于原子无法观察到,为了要考察原子内部的结构,卢瑟福和他的助手用α粒子轰击金箔来进行实验:在一个铅盒里放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钋(Po),它发出的α射线从铅盒的小孔射出,形成一束很细的射线射到金箔上。当α粒子穿过金箔后,射到荧光屏上产生一个个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可用显微镜来观察。实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而被反弹回来,这就是α粒子的散射现象。
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结论
根据阿尔法粒子的散射现象,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与正电荷联系的质量集中在中心形成原子核,电子绕着核在核外运动,由此导出α粒子散射公式,说明了α粒子的大角散射。
以上就是关于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的相关内容,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也是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家们不断求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